此前市场普遍预计IPO将在五六月间重启,但由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,IPO重启时点将晚于此前预期。
广东博众证券投资
IPO重启待定
IPO是否即将重启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,此前市场普遍认为,当企业收到“封卷”通知后不出两周就会步入新股发行,所以IPO必将于五六月间重启。然而,“封卷”之后真的会迎来新股发行吗?现在IPO重启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?
圆石投资、昊富投资总经理黄咏认为:“‘封卷’或许只是意味着证监会在为IPO重启做准备,并不等于即将发行新股,目前还不是IPO重启的最佳时机,也有说法要到8月后。我认为IPO重启的关键不在于时间,而是在于发行制度的改革。IPO改革成功的标志是能够更好地制约防范虚假上市和虚高定价。只要制度改革完成,就应该尽快重启IPO。”
股市是重要的融资渠道,重启IPO是必然的,但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尚未出炉,重启时机尚未成熟,发行新股不能操之过急,投资者也应耐心等待。
尽管消息称“新股发行不排除三季度方能常规化”,IPO重启时间仍未明确,但种种因素表明,IPO重启近期内难以实现,因此IPO开闸“箭在弦上”说法或许并不确切。根据证监会此前公布的财务专项检查时间表,5月31日“中止审查”企业全部上交财务自查报告之后,证监会将会从中抽取10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。
对大盘趋势影响甚微
自从去年11月IPO暂停至今,每当市场响起IPO重启传闻的时候,都会引发股市的下跌,近日股市的大跌也是因为IPO重启的传闻。
黄咏认为IPO重启传闻之所以会引起股市下跌是因为市场担心IPO重启会使A股资金面恶化,因而谈虎色变。
不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IPO重启只是在短期内对A股会有冲击,而长期来说,实质上难以影响股市走向。在A股历史上,共有8次暂停IPO后的7次重启,都未对市场的中短期运行趋势产生影响。
安徽大时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梅俊向记者分析说,IPO重启不影响大盘趋势,IPO暂停也不是马上见底,短线会有冲击,但不影响长期趋势,该跌还是跌,该涨还是涨,就像2006年、2008年IPO重启之后股市一样上涨。
黄咏说:“中小板块整体估值过高,无论是否重启IPO,中小盘整体溢价都应该回落,但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部分股票也会走出独立行情。趋势投资者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,等利空释放再入场。价值投资者可趁市场震荡时加仓优秀企业。”
1995年7月5日-1996年1月3日,IPO暂停共128个交易日,跌幅12.60%;2004年8月26日-2005年1月23日,IPO暂停共101个交易日,跌幅7.86%。在历史上多次的IPO暂停中,除了上述两次之外,其他时候市场都迎来较大幅度的上涨。其中在1994年7月21日-12月7日暂停共98个交易日,涨幅高达65.75%。
德邦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张海东表示,IPO对市场的利空有限,历史经验表明,IPO暂停到重启都会有一波上升行情,IPO明朗的时候反而是利空出尽的时候,大盘见底的可能性更大些。
融资困境凸显
一直以来,暂停IPO被认为是中国股市最有效的救市手段之一,自2012年下半年股市低迷起,市场人士便纷纷呼吁停止IPO来拯救市场。去年11月,证监会发起财务专项检查,IPO发行戛然而止,但是事实证明,IPO暂停并非救市的万能手段。
尽管市场对于IPO都怀有恐惧心理,但是没有IPO的市场是不健康的。IPO暂停,淤积了大批的上市待审企业,形成了所谓的“堰塞湖”,数量最多的时候高达882家。现在IPO堵塞,除了拟上市公司本身之外,对于上游的PE风投产业影响很大,证券保荐机构、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叫苦不迭。
国海证券投行部总经理王河表示,这种情况对于待审企业本身,上市面临着进程缓慢、上市成本提高等问题。而IPO停滞对于券商来说,一是业务停滞,IPO承销收入下降;二是财务专项检查大大加大了工作量。
Wind数据显示,2012年券商首次公开发行(IPO)承销数量从2011年的281家大幅下降至153家,同比减少45.6%。与此同时,券商IPO承销收入也随之大幅缩水,从2011年的132.3亿元降至2012年的54.57亿元,同比降幅高达58.7%。无论是IPO上市数量,还是券商承销费,2012年均创出了2010年以来的三年低点。
王河认为,IPO重启之后券商的IPO承销费用会有所上升,但占比也许会下降一些。因为券商现在都在全力开展别的业务。
在IPO市场惨淡之下,债券市场的承销收入则为券商投行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,IPO限行,券商的投行业务战场转移到债券承销领域。此外,加大并购和再融资业务的开拓力度也成为一种趋势。
IPO暂停对于私募机构来说,募资难度加大、退出不畅成为行业发展的硬伤。对此,王河认为,一是业务须前伸,多投VC项目;二是业务后延,做新三板;三是扩大范围,开展定增和并购。
黄咏认为,理性投资者欢迎优质企业IPO,这样可以增加投资选择。对于IPO堵塞,还是老话,解决的方法宜疏不宜堵,关键是市场要做到上市公司诚信上市,中介机构承担责任,两者制度上保障了,重启就越早越好。